445人已看文章作者:节虎网 更新时间:2019-06-06 20:57:44
关于税收,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税收这种技术,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可以说,税收就像是空气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简称限售股,属于一类特殊股票形式。企业和自然人股东在限售股解禁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缴纳所得税,且数额巨大。接下来,节虎将和您分享:在限售股解禁的过程中,企业和股东如何节约更多的税?
合法合规,是限售股解禁节税筹划的基础
合法合规,是税收筹划方案制定的前提。筹划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税收法规,否则就会认定为偷税漏税行为。例如在2013 年1月,两面针转让中信证券原始股补缴近税费近1300万元。同一年11月,海南椰岛补缴税费+滞纳金3200余万元。
限售股解禁的节税筹划问题主要分为“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减持解禁后上市公司限售股的,应当计算减持的投资收益并通常按照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个人来说,依据财税[2009]167号文,从2010年1月1日起,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当然,如果是空壳公司,土地、房产、利润等等都没有,那么限售股解禁的节税筹划必要就不太大了。
变更减持地,通过财政奖励达到节税目的
无论是企业和个人,变更地减持都是一种常见的筹划方案。根据国税总局的规定,限售股解禁过程中产生的个人所得税是有个人所得税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进行征收管理的。因此,个人股东通过变更证券开户地,实现减持地的变更。实质上是变更了纳税义务所在地,实现向境内低税负地区的迁移。我们平常经常听到的“霍尔果斯”、“喀什”、“鹰潭”都属于这类方式。
例如,A公司通过变更减持地和企业的组织形式,更改为有限合伙企业。避免25%企业所得税的同时,也避免了其在向自身股东分红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限售股解禁的自然人合伙人只需按照20%缴税,并享受地方的财政奖励和返还,因此减持的整体税负极大地降低。
合理合规节约更多的税,认准节虎
限售股解禁的税收筹划不是个能一概而论的话题,根据解禁的类型有“大小非”等不同的形式。基于限售股特殊的流通属性,减持解禁后限售股经常会面临资金套现及公司承压增大的现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慎之又慎。节虎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限售股解禁是一个需要科学、严谨、安全、高效的团队来办理的事项。节虎团队在税收筹划领域节税多年,拥有丰富行业经验,限售股解禁综合税负可降低至7%。
节虎认为,在限售股解禁的过程中,企业和股东如何节约更多的税的话题中,伴随股权退出阶段的税收成本持续上升,筹划方案更需要与时俱进。在实现减持套现的同时,企业和个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专业的节税手段,合法、合理的降低所得税税负。